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记录(四)

(2013年12月12日,晚7点)互联网实验室2013-2014学年第四次科研沙龙活动于A118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科研沙龙由12级于倩同学主持,出席人员包括,雷凯老师,黄连恩老师以及实验室全体同学。 本次科研沙龙的两位主讲人分别是11级的柳胜兵和张凯同学。在上学期的科研沙龙活动中,两位分别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讲解与报告。而通过这段时间的积累,他们又利用此次科研沙龙为大家分享各自的心得。其中,柳胜兵分享的主题为:“搜索中的query理解”,而张凯则为大家讲解和演示了Git的使用以及平时小组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柳胜兵同学讲解的内容包括:为了解决用户输入错误的查询纠错,为了提高召回而做的查询重写与扩展,为了解决query和document之间语言语义鸿沟实现的多重匹配模型等等。主要强调了query log挖掘在搜索中的重要性。参考的文献包括 Online spelling correction for query completion、Spelling Correction for Search Engine Queries Click through-Based Translation Models for Web Search、Automatically mining question reformulation patterns from search log data、Query Reformulation Using Anchor Text。讲解结束后,在座的同学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同时黄连恩老师也针对柳胜兵同学在讲述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指导,希望其在每次presentation过程中放慢语速,这样更容易让听众知道讲演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Q&A摘录: (张宇骁)问:关于查询意图的猜测,如果我手动打上 “北京大学 官网”,百度会不会理解我的意思?百度做了实体搜索吗? 答:这方面正在做。实体搜索这方面google做得很好,但百度也有做,一些基本的类比眼下是可以实现的 (于倩)问:查询意图是针对个人的行为还是针对query内容的延伸? 答:在针对query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分析。 (张志明)问:在意向推断过程中,query太短怎么处理? 答: 对于比较短的query会根据用户的历史搜索行为来识别或者是通过一些规则来判定 张凯同学继上一次wiki 分享后,此次主要从Git 的发展,Git 的工作原理,Git的好处及Git 的使用这几个方面做了介绍。最后通过实验室的Git 平台现场进行操作和模拟,帮助大家将抽象概念转为实际应用。在讲演过程中,雷老师也对Git 与SVN的区别和联系与张凯进行了讨论,并鼓励大家在团队开发过程中多进行组内交流,从现在开始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次讲解,同学们从概念上大致明白了Git的使用,但张凯建议大家此次沙龙结束后每个人实地应用一下实验室Git 的平台,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他进行交流。13级的同学在Q&A环节中表现积极,最后寻云波、袁杰、李树一、吴迪获得了好问题奖。 Q&A摘录: (吴迪)问:Git上如果两个人修改了同一个文件里面的内容,都提交了,会怎么样? 答:Git系统会先检查两次修改是否冲突,如果不冲突,就把把两种修改都提交,否则会给用户提示信息,让用户采取措施 (寻云波)问:google code和Github的区别: 答:Google code使用的是svn仓库,然后很容易被墙,Github不被墙。现在大多数的项目代码托管都托管Github上。 (袁杰)问:除了用git clone命令,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从服务器上得到git仓库里的源码?怎么把github上的源码文件迁移到实验室的服务器上? 答:可以通过打包下载的方式获得源码,一般的服务器,比如github和实验室的git服务器都实现了打包下载的功能. 可以先通过git clone的方式从github上获得源码文件,再将文件从本地push到实验室的服务器上。 (李树一)问:Github 与Git 的关系,应用Github 有什么好处? 答:Github 相当于一个中心,用户可以将自己通过Git管理的代码放到Github 上,一方面可以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相同爱好者之间的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微博持续更新中 @北大互联网中心CIRE 附: 获奖名单: 优胜奖:张凯、柳胜兵 好问题奖:张志明、袁杰、吴迪、张宇骁、李树一、寻云波 PPT、活动录像存放地址: ftp://www.icnlab.cn/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第四次 20131212...
Read More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三)

更多精彩内容微博持续更新中 @北大互联网中心CIRE 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三) 时间:2013年11月21日 地点:A118会议室 主讲人:虞龙煜、张民杰 主持人:于倩 参与人员:雷凯老师、实验室全体同学 活动内容: 第一位主讲人为12级的虞龙煜同学。主讲人通过介绍流媒体的内容和分类,传达了基本的流媒体概念,归纳了不同的流媒体协议,加深了同学们对流媒体的了解,扩大了流媒体的影响,为流媒体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流媒体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比较陌生,只是在平日里视频点播的时候较为关注视频的播放速度问题,所以很多同学提出了针对流媒体协议和视频播放速度关系的问题。最后“好问题奖”确定为13级的吴迪、张宇骁以及梁碧玮。 Q&A摘录: (吴迪)问:使用PPS这类的客户端看视频直播很占网络带宽,而使用网页观看则不占带宽,这是为什么? 答:客户端本身使用的协议和网页视频的不同,而且占带宽可能是客户端使用其他的一些技术,例如P2P (梁碧玮)问:在看视频的时候也会提示手机端观看,那么他是同时提供两个协议的服务吗? 答:手机端的视频点播系统他也可以做成浏览器播放的模式,所以在两种不同的方式并不会影响协议的不同。 (张宇骁)问:实时流媒体和顺序流媒体在贷款一定的情况下,哪个好?实时的能本地存储吗? 答:若带宽能达到一个阈值时,实时是没影响的。实时的有的协议是支持本地存储的。 第二位主讲人是12级的张民杰同学,他讲演的题目为其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有关云端语言的项目。主要在发展一套openstack的管理软件并取得一定的用户数目,并在此软件上加入“Titan”云端语言。紧接着对其开发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技术和相关概念做了解释。张民杰同学为香港学生,他细心的怕大家听不很明白他的普通话,所以特地邀请实验室12级黄康贤同学做翻译。同学们对张民杰想法缘由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针对用“Titan”这个云端语言进行虚拟环境配置。同时雷凯老师认为张民杰同学“Titan”项目的想法和项目所完成的功能很新颖也比较有挑战性的。同时也鼓励大家互相之间多交流这种思考方式。最终获得好“问题奖”的同学:12级的王嘉炜、13级的吴迪和翁蔚涛。 Q&A摘录: (翁蔚涛)问:你这个titan语言是完全自己写的?还是根据某种语言修改的? 答:会参考一下成熟的语言,同时加上自己的编辑,因为我比较喜欢用Java,所以会参考一下java的。 (王嘉炜)问:你做这个事情的目的和缘由是什么? 答:就是在平时工作和学习当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想通过一种方法进行解决。再给予自己熟知的知识,所以就想到用一种语言来解决。 (吴迪)问:你这个平台上如何对不同类型的虚拟机统一管理的? 答:这款应用时基于Open Stack平台的,它对各种虚拟机都做了兼容,提供统一的操作API。 此次科研沙龙最后,11级的张凯同学也在两位主讲人结束介绍后进行了实验室wiki, 代码管理仓库,实验室服务器使用情况的介绍。通过wiki及git的管理,有利于以后实验室资源的传承起。具体的地址为:http://wiki.netlab/科研沙龙20131121 按照科研沙龙流程,在座的每一位观众都对两位主讲人的报告从内容、演讲、回答等方面进行了投票。最终张民杰得12票,虞龙煜9票,张民杰获得了优胜奖,虞龙煜获得了鼓励奖。 附: 获奖名单: 优胜奖:张民杰 鼓励奖:虞龙煜 好问题奖:吴迪(2个)、张宇骁、梁碧玮;翁蔚涛、王嘉炜 PPT、活动录像存放地址: ftp://www.icnlab.cn/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  ...
Read More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二)

更多精彩内容微博持续更新中 @北大互联网中心CIRE 时间:2013年11月04日 地点:A118会议室 主讲人:寻云波、王慧钰 主持人:于倩 参与人员:雷凯老师、黄连恩老师、实验室全体同学 活动内容: 第一位主讲人为13级的寻云波同学。 主要讲解了ACM/ICPC和Coding,参考了《ACRush回忆录》和自身的ACM/ICPC以及做题的经验,对ACM/ICPC进行介绍以及相关的比赛和题库介绍推荐,分享相关的经验。虽然实验室同学在ACM竞赛上的历史参与度不高,但是通过这次的讲解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经典赛事、竞赛过程的一些技巧以及较好的参考资料。同时雷凯老师也鼓励大家多多参与ACM等高水平竞赛,提高自己在算法理解度以及问题深入度的思考,也为以后找工作做好准备。“好问题奖”确定为13级的王家祥、张宇骁以及12级的陈艺勇。 Q&A摘录: (陈艺勇)问:对于没有参加过ACM的同学,有什么对应ACM讲解的书籍或者资料? 答:清华大学刘汝佳老师的《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又叫黑书,可以参考,有对应的各种常用算法及例子,不过实际动手参加在线比赛,交流学习的方式会更好。 (王家祥)问:ACM竞赛中的特殊测试样例参赛者应该怎样去选取,有没有专门的选取特殊样例的网站? 答:主要是清楚的理解问题,找到临界数据,平时多练习,类似的网站还没有,一般题库里的测试样例都会包括比较特殊的一些样例 (张宇骁)问:关于acm算法比赛,有什么好的网站可以看参赛者对题目的见解吗? 答:许多算法比赛后面有交流论坛,GCJ还有官方解析 第二位主讲人是12级的王慧钰。主题是情感分析。综述了现阶段中文微博情感分析的主流方法:无监督算法和基于SVM/NB分类器的机器学习方法,总结汇报了针对主题相关和主题无关两类任务的实验结果。目前在针对中文的情感分析工作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相比于英文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雷凯老师在点评时提出应找到一个比较具体细化的方向进而针对主题性的情感分析挖掘。获得好问题奖的同学:欧阳陶旭、马一宁和王如慧。 Q&A摘录: (欧阳陶旭)问:统计显示,对中文的情感分析准确率不高,请问这项方法有什么实际作用? 答:在一些特定文本领域,如商品评价系统,可以较为准确的提取分析内容并达到很好的效果。 (马一宁)问:对于微博的有监督的情感分析技术一般要经过分词、特征提取然后训练,那现在的中文分词工具针对微博效果怎么样?另外,现在针对微博有没有比较好的情感词典? 答:一般要经过分词、特征提取然后训练,那现在的中文分词工具针对微博效果怎么样?另外,现在针对微博有没有比较好的情感词典? (王如慧)问:在特征值提取那块,两种特征都提取了链接,这个链接在情感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这个特征加上去之后,会构成识别率降低;但是在主客观分析上还是有作用的 。 按照科研沙龙流程,在座的每一位观众都对两位主讲人的报告从内容、演讲、回答等方面进行了投票。最终寻云波获得12票,王慧钰11票,寻云波获得了优胜奖,王慧钰获得鼓励奖 附: 获奖名单: 优胜奖:寻云波 鼓励奖:王慧钰 好问题奖:王家祥、张宇骁、陈艺勇;马一宁、王如慧、欧阳陶旭 PPT、活动录像存放地址: ftp://www.icnlab.cn/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第二次 20131104...
Read More

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一)

微博持续更新中  @北大互联网中心CIRE 时间:2013年10月10日 地点:A118会议室 主讲人:陈艺勇、严春伟 主持人:于倩 参与人员:实验室全体同学。 活动内容: 首先由主持人介绍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线上与线下活动计划,以及相应的主讲人和听众互动的奖励机制。 第一位主讲人是陈艺勇。主题是“paxos及Chubby”,主要参考论文为:Paxos Made Simple。Paxos以及Chubby:The Chubby lock service for loosely-coupled distributed systems。主讲人从背景、基础知识以及应用分别进行了介绍,通过讲解,大家了解到Paxos是一个基于消息传递,在分布式环境下保证数据一致性的模型,其通过在进行数据更改之前先询问数据是否已经被更改这样的形式,保证不会两个进程都修改相同的数据。之后主讲人给出了paxos的一个应用Chubby及其相应概念。在问答环节,大家纷纷针对自己不懂得地方进行了热烈讨论与提问,尤其13级的同学们都在积极互动,其中王如慧、吴迪和欧阳陶旭分别获得了“好问题奖”。 Q&A 摘要提取: (王如慧)问:例子中的延迟请求,在已经选出master之后,为什么还可以被同意?进程发出请求,为什么只发给了两个数据块,这两个是有意义的吗?还是随机的的? 答:这个不是同意,是接收到了信号。是为了节约时间,因此在请求时,只发送给大部分的数据副本即可。 (欧阳陶旭)问:Paxos方法的亮点与优势是什么? 答:通过转发的方式,面向全新的分布式系统。 (吴迪)问:几个进程同时去申请操作数据,一个进程成功获得数据的控制权了,其它进程的请求怎么处理? 答:一个进程获得数据的控制权,那么在一定时间内数据变归该进程所有,其它进程的请求便会拒绝,如果想要操作数据,只能等一定时间后重新申请控制权 第二位主讲人是严春伟。主题是“深度学习简介”。参考文献主要有standford 深度学习教程以及deeplearning.net 网站上相应的内容,清晰的讲述了从浅层机器学习到神经网络到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和各自优缺点。讲演过程中,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在问答环节,大家积极的提问。12级的陈艺勇以及13级的马一宁、吴迪、张宇骁、候超俊分别针对机器学习、抽取过程和无监督学习与严春伟进行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最终“好问题奖”确定为13级的马一宁、候超俊以及张宇骁。 Q&A 摘要提取: (马一宁)问:对于deep learning来说,就是逐层进行抽象,那每层抽象的feature是如何选择的?另外是属于无监督的机器学习么? 答:属于无监督的机器学习,feature是根据经验来选择的,每层抽象出来形成“字典”供下一层继续学习。 (候超俊)问:像素是以求和的形式进行窗口取值的,这样反应的数据会不会失真?可不可以以求平均数的形式? 答:这样取值会失真,deep learning的算法就是以牺牲可以接受的数据精度为代价,进行的模型提取,只要取值的数据反应图层的数据就行,所以直接求平均数也是可以的。 (张宇骁)问:deeplearning每一层的重构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怎么重构? 答:重构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信息量,即通过对上一层传来的数据学习得来的抽象出来的元素集合组成的字典中的元素的组合来试图再现上一层获取的数据,用来确定本层所获取的字典或对上层数据的抽象是几乎正确的,而本层的数据量相对于上层则是大大减少了的,是对上一层的归纳抽象,这样逐层减少信息量,最后留下事物的本身特质,比如是人还是猫。具体的方法还待研究。 最后是所有听众对两位主讲人根据整个报告的逻辑、内容充实性、表述能力等进行投票。投票方式为:事先发给每人两张牌,花色为一红一黑,红色和黑色分别代表两个主讲人。每人交上红色或者黑色牌,来支持自己更认可的主讲人。最终投票结果是陈艺勇12票,严春伟11票。陈艺勇赢得优胜奖,严春伟赢得鼓励奖。 附: 获奖名单: 优胜奖:陈艺勇 鼓励奖:严春伟 好问题奖:王如慧、吴迪、欧阳陶旭; 马一宁、候超俊、张宇骁。 PPT、活动录像存放地址: ftp://www.icnlab.cn/Bigdata/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20131010...
Read More

北京大学互联网信息工程研发中心(深圳)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科研沙龙活动章程

实验室新浪微博 北大互联网中心CIRE http://weibo.com/u/3782641191 定期更新科研沙龙动态,分享互联网的事儿,实验室的事儿,身边的事儿。 欢迎下载: 北京大学互联网信息工程研发中心(深圳)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章程 北京大学互联网信息工程研发中心(深圳)2013-2014学年科研沙龙活动时间记录        ...
Read More

11级王思博同学参加KSEM 2013国际学术会议感受

2013年8月10日开始,我参加了在大连举办的为期两天的KSEM会议。首先非常感谢雷老师能够给予我这次参加会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参加和感受国际高级会议的气氛和风采,充分体现了实验室和老师“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此次会议之行感受良多,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此次会议的收获和心得。 Size-Constrained Clustering Using an Initial Points Selection Method 作者:Kai LEI, Sibo WANG, Weiwei SONG, Qilin LI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642-39787-5_16 KSEM会议是人工智能方向下的会议,会议内容侧重于知识科学,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领域,同时也涉及到一些数据挖掘方面的东西。第一天听取了几个领域比较知名的学者的讲演,内容侧重于对数据的应用。顾基发老先生毕业于北大数学专业,是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专家,曾经同钱学森和许国志开创了中国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他提出了如何从原始数据中逐步提取出智慧(wisdom)的概念和整个系统工程的框架。主要是逐层提取的过程,首先获取原始的数据(data),例如互联网的大数据,然后从数据(data)中提取出信息(information),再从信息(information)中提取知识(knowledge),最后从知识(knowledge)中提取出智慧(wisdom),从而使城市和世界进入智慧城市和智慧世界。然后又听取和学习了来自波兰和日本的教授在系统知识综合推理方面的学术报告。下午参加了主题为data mining的session,参加讲演的不多,加上我就两个人,一个是k邻近的分类,还一个就是我讲的聚类。          第二天主要听取了两位中国教授的学术报告,都是关于知识管理方面的报告。并参加了web knowledge 的session,都是关于如何从互联网信息提取出有用的knowledge的方法。 下面我将此次执行感受和心得总结如下:  要学会如何给不懂计算机的人讲明白你的想法,首先在准备讲的时候一定要认为,下面听的人都是不懂这个行业的人,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吸引别人。这次的KSEM会议的主要形式就是,先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做大的演讲,然后再分到下面小的session。从专家那里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他在做什么,完成了什么,想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这么想。而到了session的时候,基本就是上来直接讲他的论文,听的时候有点无从下手,没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所以如何做好演讲,一定要由浅入深。 要多和参会者多交流,这样才能知道整个领域大家都在研究什么,都在做什么,主要的方向是什么,要积极提问,不要害怕,坚持学术民主的风格。 英语的听说能力很重要,无论是听别人演讲还是自己提问或者交流都需要用英语,日本人和东欧人的英语听起来有点费劲。中国学者说的还是比较易懂的。 其他感想就是,这次会议安排比较人性化和周到,为与会者提供了茶饮,营造了轻松愉快的交流机会和环境。 最后希望我的这次会议感受能够为实验室的项目带来一些启发,以便其能够在雷老师地指导以及实验室的平台依托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更有创造性的进行下去。 ----王思博...
Read More

实验室11级同学参加国际顶级会议SIGCOMM 2013(Hong Kong)

2013年8月12日,雷凯老师带领实验室11级李立华、彭程、秦大洲、邹凡云四位同学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SIGCOMM 2013中的ICN workshop。SIGCOMM是ACM组织在通信网络领域的旗舰型会议,也是目前国际通信网络领域的顶尖会议。 一天的会议下来,一共有11篇论文介绍,涉及ICN架构的各个方面,代表了ICN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这次给大家的感受最多的就是要多和其他人交流。这样的顶级会议基本聚集了当今网络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学者,多认识学术领域一些目前和自己研究同一方向的专家学者,和他们交流,能拓宽视野;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大牛们一般都会很热心的回答,尤其是对于他们论文中的疑问。通过交流,可以看到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潜心研究的学者已经对ICN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动手的经验,绝不是仅仅停留在ICN这个新概念的门口。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对于学术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会上得到的主要信息,就是第一届ACM ICN 2014正在筹备于2014年10月在法国巴黎举办,这是ICN连续两年在Sigcom, InfoCom举办了workshop之后,继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大数据(Big Data), 正式进入国际主流学术舞台,说明这一前沿性的研究热点已经逐步升温,走向成熟,这给我们实验室从2010年开始的NDN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更强烈的吸引力和更强的动力和鼓励。 会议结束,一行五人(彭程、邹凡云、雷凯老师、李立华、秦大洲)在会场前合影留念。 四天后,于8月16日,雷凯老师与11级张凯再次来到SIGCOMM 2013的会场(照片从左到右:张凯,美国Arizona State徐快老师,雷凯老师),参加HotPlanet workshop。 这次参加SIGCOMM顶级会议,鼓励同学们关注国际研究进展,提高学习和科研兴趣。是我们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国际接轨的表现,同时体现了我们学院“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特点。 (邹凡云)...
Read More

触摸生活点滴,欢迎2013南燕新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美丽的鹏城,秉持着一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初入南燕,也许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三角地,没有风花雪月的未名湖,但是在这里无论是镜湖夜晚的五光十色,还是先进的科学实验室与国际化的师资队伍,都让你感受到一流的学术氛围与浓郁的创新风貌。        为了让新生更加快速而全面的了解南燕,融入南燕。在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互联网实验室雷凯老师的带动下,实验室同学利用自己专业优势,将校园生活的信息搜寻整理,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南燕生活”。该应用从新生视野出发,囊括了交通、购物、美食、住宿、游玩等校园周边实用信息,同时掌上应用让使用者免去了纸质书本沉重的累赘感,只要你想,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南燕。 点击此处下载“南燕生活”                同时,实验室同学也开发了一款掌中北大电子杂志,旨在让南燕的师生了解北京校区的人景情,携一份古韵,带一缕清幽,感受燕园这百年来的沧桑变化,体会北大人的“兼容并包”。 点击此处下载“掌中北大”             为了增添校园多姿的生活色彩,现也将实验室开发的其他几款apk应用在这与全院师生进行分享交流,欢迎大家试用与反馈,我们也将根据大家的需求不断更新。 8款电子杂志:    钓鱼岛攻防     香港游     东部华侨城  心脏护理    深港游    著名武器    欢乐谷    高血压保健 2款游戏: 复仇的勇士 愤怒的勇士     注:目前提供的所有apk仅针对安卓系统。...
Read More

2013信息技术产业导论课程总结

一、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产业导论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推动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在雷凯老师的设计下,结合“产学研”的思想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进行专题式开发和培训。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产业,了解企业,进而培养大家创新思辨的能力以及创业的动力与精神。 二、        课程安排 时间 内容 目标 2013-2-27 课程内容简介、移动应用畅想构思设计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完成分组、一款移动应用的设计构想 2013-3-6 移动应用简介、移动应用设计展示、腾讯小Q负责人方琎做产品分析及点评 让同学们了解产品设计概念、要素、方法 2013-3-12~27 移动电子杂志的设计、PS构图技术要点讲解、杂志内容设计及搜寻 通过3周的培训,从杂志的设计、到开发到调试,初步体验移动Android开发 2013-4-3 点评第一阶段的电子杂志开发、小组两两之间PK、Android 开发讲解 使同学们了解自己应用的优缺点、掌握如何做APP体验报告技能 2013-4-10、17、24、5-8 第二阶段移动应用开发、分为旅游、房产、医疗三大模块、通过点评促进应用的完善、Android的进一步开发培训 通过让学生从头至尾自己开发、深切体会过程模式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013-05-15 第二阶段开发整体点评、第三阶段游戏任务选取、游戏开发角色设计讲解、愤怒小鸟原型平台介绍 通过对愤怒小鸟上的原型开发,促进同学对移动游戏应用的学习兴趣 2013-05-22~06-12 第三阶段游戏分组开发、美工培训、角色设计、道具摆放、背景选取 通过每周上课的点评和修改,以及下一步任务的培训及介绍,逐步完成游戏的开发任务 2013-06-17 游戏开发各组展示、雷凯老师点评、课程总结 鼓励同学们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        课程成果 8款电子杂志: 项目名称 人员1 人员2 人员3 位置 钓鱼岛攻防 虞龙玉 王嘉炜 关扬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DiaoYuDao.apk 东部华侨城 廖文静 张莹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HuaQiaoCheng.apk 高血压保健 杨飞宇 陈涛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GaoXueYa.apk 欢乐谷 宋学辉 王慧钰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HuanLeGu.apk 香港游 夏瑞 黄敬嘉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HK.apk 心脏护理 蔡承 王博君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XinZang.apk 掌中北大 李湛 张腊梅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ZhangPk.apk 著名武器 于倩 仇长贺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WuQi.apk   4款APP应用 项目名称 人员 位置 愤怒的勇士 南燕生活 李湛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RevengeOfThePigsBD1.apk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LYA.apk 张腊梅 于倩 仇长贺 虞龙玉 王嘉炜 蔡承 王博君 关扬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RevengeOfThePigsBD2.apk       https://www.icnalb.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LYB.apk 龙小组 深港游 杨飞宇 陈涛 宋学辉 王慧钰 夏瑞 黄敬嘉 廖文静 张莹  ...
Read More

11级王思博同学在“深港高校电子竞技精英赛”中荣获实况足球项目团体冠军

2013年5月末至6月初,深圳市云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SPCCTA) 2011级硕士生王思博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加深港高校学子电子竞技精英赛实况足球项目。在经历了校内重重选拔及校际激烈的预赛与决赛后,该队最终荣获冠军。本次电子竞技精英赛自5月25日启动,为期一周。共有来自深港两地高校的11支DOTA项目参赛队和8支实况足球项目参赛队。 本次深港高校学子电子竞技精英赛由中国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办公室、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深港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协办。 据悉,国家从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实施“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本次电子竞技精英赛与后续即将举办的“深港高校学子企业家大讲坛”是获批的两个项目。电子竞技精英赛为期9天,除电子竞技比赛外,还包括电子竞技嘉年华、深港学子圆桌会议、交友沙龙及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等活动。 此次赛事既是展示深港两地交流与发展成果的盛会,又是弘扬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的盛会。同时在实验室雷凯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下,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与港澳学子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