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5月14日

地点:A118会议室

主讲人:曾一凡、沙文鹏

主持人:邹凡云

参与人员:雷凯老师、黄连恩老师、实验室同学

活动内容

       第一位主讲人是10级曾一凡。主题是基于NDN协议的DHT算法设计。首先介绍了DHT的基础概念,接着以经典DHT算法——Chord为例说明DHT的大概工作原理,最后详细说明基于NDN网络而设计的DHT算法——ndnDHT,包括key空间设计、命名设计、节点上下线机制等。最终“好问题奖”确定为秦大洲、李立华、彭程。

Q&A摘录:

(秦大洲)问:对于节点规模大小的估计方法是不是错误的可能比较大?

答:由于是随机的,确实会出现估计偏差,我还有一个方法,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采用。

(李立华)问1:命名规则中广播类的interest主要用在什么地方?不考虑这类包有没有影响?

答1:没有。可以去掉不考虑的。

问2:DHT可不可以解决NDN中的广播问题呢?

答2:应该可以。

问3:那是限制性广播好还是DHT方法好呢?

答3:现实的应用中应该很少用广播。除非是小范围的系统中,可以考虑。

(彭程)问:如果设计实现一个DHT算法,当内网的节点上线以后,如何与公网的前驱节点进行通信?

答: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可能在实现中会增加负责穿透的内网服务器,帮助节点上线后之间的通讯。

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九)插图

第二位主讲人是11级沙文鹏。主题是“rank join problem”。rank join问题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领域。本次报告涉及rank join问题的定义以及一般性解法。同时介绍了proximity rank join问题,这是一种将相似性引入rank join问题的新模型。最后介绍了如何将proximity rank join问题应用于LBS的情景内。最终“好问题奖”确定为宋学辉、于倩、廖文静。

Q&A摘录:

(宋学辉)问:计算两个实体的距离时,将交通或时间考虑进去是否更合理?

答:考虑过这方面使距离评估更合理的方法,不过这个对模型影响不大,简单起见只考虑了距离。

(廖文静)问:论文中各点之间不是欧氏距离,而用实际距离,实际距离是如何获得的?

答:采用了baiduAPI,如果用在实际中,应该要想其他解决办法,因为等待其他接口返回数据的等待时间太长。

(于倩)问:现在利用这种混合性搜索有成型的应用吗?

答:目前为止主要在探索阶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库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技术。

科研沙龙活动记录(九)插图1

最后是所有听众对两位主讲人根据整个报告的逻辑、内容充实性、表述能力等进行投票。:最终投票结果是曾一凡8票,沙文鹏10票。沙文鹏赢得优胜奖,曾一凡赢得鼓励奖。在此次沙龙快结束的时候,两位老师与沙文鹏同学又进行了更深刻的讨论,让人意犹未尽。

 

附:

获奖名单

优胜奖:沙文鹏

鼓励奖:曾一凡

好问题奖:秦大洲、李立华、彭程;

              宋学辉、于倩、廖文静。

PPT、活动录像存放地址

ftp://www.icnlab.cn/BigData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